Wednesday, August 29, 2007
久遺了的演唱會
Friday, August 17, 2007
我等著你回來
Wednesday, August 15, 2007
台灣遊三部曲之行街飲食篇
甫到達台北,相信姊姊定必有雨過天晴的感覺吧。反過來,當王兜想起要到 n 個 sogo 逛街時,心裡不禁打個冷戰來……難道我的雙腿會在這兒報銷?答案是肯定的,但想起仍會肚滿腸肥時,那雙腿又算得上是甚麼……當晚我的腿幾乎提不起來,sogo 的威力絕對比阿里山的斜路還要強大千倍。
來到台北的翌日,飲食團的另一番攻勢方才開始。永康街的鼎泰豐是我必到之地,其他的分店可能也會好吃,但我仍喜歡在這裡吃小籠包的感覺。這次「小小地」叫了一籠小籠包、雞湯、炸豬扒、豆沙飽,小籠包仍是出色得沒話說,暫時這裡還是最好的,但豆沙包乃不可小看之甜品,以「皮薄餡靚」形容它,足矣。沒錯,又吃了教人會心微笑的一餐。
至於冰館又是另一個「例行公事」,不過當你吃過旗津那間「芒果牛奶綿綿冰」後,你又覺得冰館似乎被比了下去。不是說這裡的質素不好,而是這裡造的冰真的沒那一間「幼細、軟綿綿」,加上吃過後方知價錢真的頗貴 (比旗津那間貴一倍有多)。若只去台北暢玩,冰館仍是較佳的選擇吧。
這次台北遊增加了一個「例行公事」,那就是「台北101」。「101」比冰館更為例行公事,內裡店舖與香港的 IFC 差無幾 (後者起碼有 citisuper),登上頂部又要付上百多元港幣,去死吧!結果在這裡兜個圈,影張「環境相」便拍屁股過對面的世貿參觀美食展 (相片可看這裡),想不到竟是意外的發現 (有毒的),我倆在那裡食個飽、買個飽……
當晚與姊姊的台灣朋友共晉晚餐,日式燒烤的用料新鮮香口極了,即使原以半飽的我也將檯面的食物通通消滅……然後我等四人便捧著肚進入「錢櫃」(K房也) 去「感受生活」(那只是講我吧)。「櫃」內的間隔是不俗的,夠闊落,即使我不唱還有空間睡個夠呢,而且歌曲亦頗潮;不過,想不到這裡還有「歌目」(上圖),也好,我無事可幹又可翻閱個夠。唱兩小時已經要二百多塊錢,相信香港人不會在這裡感受生活。
承好友及女友所言,某程度我是「煥然一新」和「享受旅程」的,很感激你們的支持。同時也感激姊姊陪我上山下海,現在你雙腿應該比冬瓜要還要粗吧……最後亦很高興認識到台灣的兩位 Oscar,能讓我真正感受台北生活,正是與你們兩位談話喔。
受颱風影響,差點趕不上尾班車;下車忘取皮篋,亦差點趕不及在總站拾回。肉體雖返到香港,但已魂不附體,它可能仍在台北吃阿宗麵線,或在阿里山吸清新空氣,又可能於墾丁曬日光浴。它在哪裡、是否回來也沒所謂了,最少它已不願再背上累人的身份。
Tuesday, August 14, 2007
台灣遊二部曲之阿里山篇
這一天應該是考驗姊姊體力及忍耐力極限的日子,就連我自己很久也沒早起身 (清晨五時 ← 很多時候還沒睡)、走過如此長的路了。特意挑選了阿里山的小火車 (比輕鐵更細更慢更搖) 登山,希望可眺望山邊四周風景,想不到火車開動不久便睡著了;即使睡醒也是被搖晃的車身弄醒的,但姊姊仍可安睡……
這條火車線每天來回各開出兩班車,全程約兩小時四十五分鐘;若沿線遇上天災人禍,更會關門大吉 (當日尾三個站已因山泥傾瀉問題需要封閉),真想不到列車人員每天的工作是如何的……
奮起湖嘛,屬於小火車的中途站之一。初頭還以為這裡有個甚麼湖,可以欣賞「湖光山色」,豈料回程時的士司機表示,這裡由於山勢凹陷,就像形成一個湖泊,因此得名 (若大家相信的聆聽國語的能力的話……)。結果,這個「湖」只成為我們添置糧餉的中點站。
千辛萬苦來到阿里山,想看的當然是這些小橋流水、古木參天的美景。由於只在嘉義市留宿一天,故未能在這個山頭觀賞日出 (相信如時起床的機會亦甚微);另外天氣已開始轉壞 (颱風已尾隨著我們),故所看到的其實已打了丁點折扣。最令我感舒坦的,是這裡清新的空氣,你恨不得將它全部吸入肺部,留待返港時盡情使用。
依著平坦的山路走呀走,用了將近兩小時,但姊姊因胃部不適,體力由 1% 急跌至 0.1%,登上的士後不久已呼呼入睡,可憐的王兜則坐在一旁暈車浪……
晚上只吃了點爛飯,但翌日睡個飽才施施然離開嘉義市這個鄉鎮,再乘高鐵到台北狂歡。這個嘉義高鐵站,其實是在嘉義市旁的高保市 (一望無際的「市鎮」),我想那個距離就等同美孚與觀塘吧……他媽的騙人高鐵站,害了兩姊弟多付了百多元的士錢。我登上高鐵後心想,我在「上路」前也未必會重返故地的了,相信姊姊也定必有同一想法。
Monday, August 13, 2007
台灣遊首部曲外傳
年青人們,等不到水上活動也不用穿著「嬲」的救生衣表達不滿吧。
南灣與小灣的另一端一樣是陽光與海灘,「人煙」較稀少,不受困擾,可躺在幼沙上,閉上雙眼靜聽巨浪拍岸的天籟。不過那些怕與陽光玩遊戲的少女,似乎被迎面打來的巨浪嚇得花容失色吧。我也沒她們好氣,還是專心曬太陽變黑炭頭。
墾丁那裡有處地方名為鵝鑾鼻,都是看風景的,既然來到一定要走走吧。此處的山丘上有個白色燈塔,內裡乾坤是甚麼?由於那裡星期一休息,我無從得知,不過姊姊話來此處看是因為吳尊那個小白臉曾在這裡拍寫真,所以一定要到這兒拍照……我暈了。
沒姊姊好氣的王兜,在此行收購了一條黑色手繩,盛惠$60港幣,蠻好看吧。本來想待在此酒吧旁的攤擋玩印水紋身,但差不多日落那個攤擋乃未開門,計劃唯有無限期延遲,因此王兜唯有飲酒消愁……
不知怎的,在烈日下暴曬下仍然曬不黑,要繼續做白皮豬……
(下集待續……)
Saturday, August 11, 2007
台灣遊首部曲
為甚麼說旗津值得一去呢?就是這個「芒果牛奶綿綿冰」俘擄了我倆的心。這道冰吃,表面放有雲尼拿雪糕及大大粒的芒果,但最重要的是那個刨冰。這些冰是薄片狀的,而且滲住了香濃的牛奶味,吃後即有透心涼的感覺,而牛奶及芒果味更留在口腔久久不散,實在很爽。盛惠 $55 台幣,就可以一嚐美食,但在香港如何找到?
想不到高雄也算是個美食之城,當晚我們到了「六合夜市」逛逛,在這裡不愁找不到人間美食。王兜手持著的那杯芒果奶,由新鮮芒果配以樽裝牛奶造成,完全是香口甜美得沒話說。根據經驗,一般食肆多以紙包裝牛奶去造這些飲品,但當我們發現連街邊檔竟用樽裝奶去造飲品時,不得不敬佩他們對食物的要求和心思。$45台幣就喝到用心造的飲品,若此店開在我家樓下,我必定天天幫襯當水飲。
忘了說,那裡最好喝的是木瓜奶,即使如何討厭木瓜的人,相信也愛上了這裡的木瓜奶。
(取自網上圖片,與現實略有不同)
更想不到的是,好戲原來還在後頭。當兩人從墾丁返回高雄 (事前已在五時許吃過「下午茶」),姊姊忽發奇想,建議半飽的我倆去吃火鍋。我樂意做隻飽鬼,於是兩人急急搭的士前往「地獄」……甫上的士,司機就想建議邊間火鍋出名,但只舉起拇指而未及開口,姊姊已搶閘說:「我們想去鼎王……」此時司機大哥的拇指舉得更高,我們已知再無他選。
鼎王乃「火鍋街」唯一沒提供「任食」的食肆,可以想像其價錢會比其他稍高。那裡的裝修算不上富麗堂皇,而教我難忘的,就是高質素的食物及出色的服務態度。這裡的白肉和肥牛香而不膩、酸菜湯底甚為開胃、麻辣湯底麻而不辣;女侍應們的每次上菜後,都會作90度鞠躬,我們感到很不好意思,不過你會感到她們是誠心誠意為你服務。
每人只需$250便可吃到捧腹而歸及享受出色的服務,何樂而不為?
我們在高雄找到了當地人對食物所付出的「心」。
(下集待續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