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y 30, 2007

何不食肉糜?

自從「」陳惜姿發表狂插《明報》乃剝削者的言論後,有包括總編輯的高層就此發表了數篇回應 ─ 空泛乏味。很多謝他們的回應,因為他們的做法有如審裁處一樣,利用荒謬去揭穿自身的荒謬。我想,金庸先生看過這些手記後定必淚流滿面地高呼:「你們這些撚樣盡得我真傳呀!!!」

有前輩同事無奈地表示:「講完即等於無講。」王兜則更無奈地表示:「痴撚線!班人都唔撚化!」個人認為如此答法會較為得體。

以下又是奇文共賞時間:

《明報》的工資 ─ 張健波 2007.05.28

T:

《明報》的工資一如很多私人機構的工資一樣,很難公開討論,不過,正如你提及的兩篇由陳惜姿撰寫的《明報》專欄文章,我閱後曾向主筆劉進圖說,陳惜姿寫得不錯。既然你再三催促,我就在可能範圍內談談自己的看法。工資是《明報》開支的一個最大單一項目,翻閱《明報》年報,可見《明報》的工資水平,在市場屬於中游——不單記者如此,縱使是公司最高報酬的5 人,亦是如此;論利潤,也是中游。可幸論編輯自主權和公信力,則名列前茅。

工資問題,涉及員工的最根本利益,是《明報》行政委員會最關心的問題之一。2006 年7 月開始,我們將大學畢業生的入職月薪加至9000元,3 個月試用期後加至1 萬元;在此之前,則是8000 元起薪。若與教師、公務員、醫生或金融業相比,確是大有距離。我們完全同意要逐步提高記者和編輯的入職薪金。

論到記者與其他行業的入職工資差距,我1978 年大學畢業,加入商業電台當記者的時候,月薪900 元;當時,我可以選擇當教師,工資約多一倍。不過,我還是加入了記者行列,為什麼?打工要講錢,這是人之常情,但,我在中大新亞書院4 年,深受新亞校歌「艱險我奮進,困乏我多情,千斤擔子兩肩挑,趁青春,結隊向前行」這種精神影響;所以,我首要考慮做自己最喜愛做的工作;工資是重要的,但,絕非最重要、更不是唯一的考慮。

我的不少同事都不是單單為錢而加入《明報》,例如,我的好拍檔馮成章本是公務員、姜國元是另一報章的總編輯、劉進圖本來可當大律師。

《明報》不是天堂,也非地獄,我們招聘新人的時候,不會承諾一個玫瑰園。我們只希望志同道合的人加入《明報》,一起耕耘這塊在香港已所餘無幾的新聞自由沃土。祝好!

張波謹啟


《年薪114萬》─ 劉進圖 (2007.05.29)

上周某天下午,聽到同事報料,香港大學一位去年才畢業的醫科生,年收入高達114萬港元,打破港大新畢業生的薪酬紀錄,編輯部同事均議論紛紛(王兜註:心想,關我屁事),有人猜是賣丸仔兼開減肥藥的美容醫生,有人說是替家族生意打風流工,我認識港大學事務長周偉立博士,馬上給他寫電郵來求證。

翌日,周博士回電話給,說那位畢業生既無父蔭,也絕非旁門左道,他是替醫療集團在新市鎮的診所看普通症,每周工作70至80小時,即周一至六診症12小時,周日休息半天,全年絕少放假,每月底薪7.5萬元,加2萬勤工獎金,乘起來便得出114萬元年薪的驚人數字,但若把收入除以工作時數,時薪其實不過300元左右,和鋼琴教師的時薪相若,他這筆錢當「診症機器」掙回來的,當中有血有淚。

聽了周博士的解說,疑團頓釋,但不禁為這位醫科生擔憂,他犧牲了休閒和進修的時間,過著與親友隔絕的生活,每天只是不停診症,心力無限量透支,這樣捱兩三年還勉強可以,長久下去卻不是辦法,專業水平將無法提升,斷錯症的風險也與日俱增,對他自己和對病人都不是好事。我把憂慮向周博士反映,希望他找機會開導一下那位年輕醫生。

放下話筒,環顧採訪室四周,心裏在想:「這裏有沒有拚命透支的採訪機器?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老闆,即使粗重如耕田,講心之餘也要講金,難度你想我用手扒泥麼?以一己之強,去比對方之弱,來個自我吹噓;或以一己之弱,去比對方之強,藉以自憐一番。這何用之有?

「這裏有沒有拚命透支的採訪機器?」這道問題令我想起中國歷史的「名人」─ 晉惠帝「何不食肉糜」的典故。一國之首如晉惠帝者,必將亡也;公司高層亦有如晉惠帝者,命運將何?

另外,我粗略計過,我的時薪只有40多元,但我不是掃街、抬屍,更不是機器,而是記者(落筆的一刻仍是),難道我這份他媽的鬼打工就是無血無淚嗎? 希望同事們看過食肉者的奇文再賞,不會連心肝也吐出來吧。

3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做報業這一行一直都是處於低薪水平的, 十幾年前入行的時候, 工資跟做製衣車工還差了一大截,後來找了一份只需中五學歷的接待工作, 薪金便漲了40%, 後來再以有社會經驗的身份入行, 進了一家比較慷慨的報館, 但工資仍較之前一份少了接近20%. 在我而言, 那些都是個人的取向和選擇. j

wongdull said...

是的,但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…

Anonymous said...

長久? 沒有, 早就離開了, 當身邊的人走得七七八八的時候, 就不想做最後撤退的那個, 不過, 這個工作還是有趣的. j